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美丽四川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
- 12-092024年四川省友协系统培训暨会长年会在彭州
- 11-28快乐运动助健康 凝心聚力促发展
- 11-25以语为钥 以心相交——2024四川・重庆日语
- 11-22探访天府之国 深化文明互鉴 ——意大利罗
- 11-21黑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组赴四川调研
- 11-20共筑友谊桥 “双宝”续前缘 ——中国大
- 11-19黄伟副会长带队赴茂县开展乡村振兴对口帮扶
- 11-13深化交流合作 厚植人民友谊 ——第34次广
- 11-06拓宽对外交流渠道 搭建务实合作桥梁 —
- 11-04四川省友协系统代表团访问撒马尔罕州 推动
- 11-02唐继兰副会长同古巴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主席
- 11-01品川茶川酒川菜 看川剧川景川货 ——“
- 10-31四川省对外友协组团参加2024澜沧江—湄公河
- 10-28“最美红叶·红循热土” 红叶研学文化交流
- 10-23四川省对外友协代表团赴韩国参加第25届中日